太铭文化消息(周秋连 常魁星 李小芳 张黎) 4月22日,重庆市博协、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主办、重庆市自然健康疗法研究会协办、重庆中医少林堂承办的“远古针灸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举行。重庆市文旅委培训中心张奕主任、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刘兴亮博士、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刘华成主任、渝中区卫健委中医科长胡林、渝中区文管所副所长胡征等共计50余人出席学术研讨会。重庆市博协副理事长、秘书长雷学刚受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武彦委托主持学术研讨会并致辞。
雷学刚说:“市博物馆协会与巴渝民间医药博物馆举行远古针灸学术研讨会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际举措,是打造巴蜀文旅走廊的生动实践,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探索。”
学术 研讨会上,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文献学和中医文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柳长华教授紧紧围绕天回医简的发现与学术前沿问题,聚焦《天回医简》的历史渊源、轰动国内外医学界的影响力、《天回医简》在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积极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带头人、《天回医简》与髹漆经脉人的研究过程等方面做了学术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很强的学术研讨交流。
中医副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 :刘氏刺熨疗法》国家级太代表性传承人、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重庆巴渝民间医药博物馆刘光瑞馆长,聚焦“巫·生命的认知、远古的痕迹、先秦四家,医家都干了什么、“唐宋元明清”从古针灸挂图看医家轨迹、针灸的世界非遗项目、医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什么”5个方面讲述了长江中上游由巫到医的发展史,从收藏古针灸挂图及巫祝玄图的探索与研究,三星堆的学术研究到古老针灸的探源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精彩的学术研讨交流。
刘柳长华教授和刘光瑞先生与参会进行了互动交流。重庆文旅科技促进会执行秘书长程赛深有感触地说:"听刘长华教授和刘光瑞馆长的学术研讨,不仅让我们知晓了具有25000字、8种医书的《天回医简》是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掘,也是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后在四川境内的又一重大考古发掘,它对中医学界从事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资料,提振了我们从事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自信自强;刘光瑞馆长的国学与中医比较学研究,让我们增强了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中医学和宇宙生命科学的认知,明确了中医学与国学的有机联系,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尊重中医科学,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