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接触盆景时,被一盆盆精美的作品所吸引:岭南枝,蓄枝截干,节节收尖,是自然大树的缩影;闪电枝,形如闪电,展现瞬间的爆发力,是特定环境下造就的特殊枝法;雪压枝,大雪压顶,劲松迎风傲雪,愈挫弥坚,迎难而上;文人树,孤高简约,温文尔雅,充满书卷气;风恒枝、垂柳枝,雨林枝等等,各显神通,秀其魅力,展其风彩……
冲动热度过后,看看自己的作品,平淡无奇,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更没有过目不忘的回味。如何定位自己,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盆景海洋里表达自我,成了我日思夜想的问题。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网络发达,只要点击手机,想看什么资料,需要什么信息,百度一下马上就有结果,抖音、快手、直播、朋友圈等成了我常浏览的信息平台,当然,我也常结伴到周边的盆景园参观学习。一个现象让我惊呆了:大部分盆景人学习传统就已经被弄得精疲力尽,创新固然无暇顾及,最终被行业所淘汰。新人走旧路,难免重蹈覆辙,创新,是盆景人独树一帜的唯一出路。
如何创新?下面以我改作的一盆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图1是我的朴树作品,过渡自然,冠幅丰满,是一棵浓缩的自然大树,用盆景的定义去衡量,已经无可挑剔。可是,我的感觉是,作品缺少变化,没有艺术感染力,一看还不错,再看平庸,越看越觉得缺少某种元素。能否在此基础上作些调整?我尝试了一下,经过一番的“折腾”,变成图2的模样。
图2通过蟠扎、吊拉、定位,让冠幅更加紧凑,改变原来松垮、散懒状态,这样是不是比原来有所提升呢?
我的具体做法是:
简化枝条,剪除不需要的枝条,剪短过长的枝条。
蟠扎铝线,根据冠幅的空间布局,将枝条带弯,让其有变化,上下左右摆动,营造优美的枝线,改变原来呆板状态。
较粗的枝条,采用吊拉、紧线器或其它机械设备对其调整到位。
当缠绕的铝线陷进枝条时,就要拆线了,拆线后如果枝条反弹复位,就要用大一号的铝线重新蟠扎定位,循环往复,直到完全定型为止。
蟠扎是改变枝条走向的有效方法,也是作品快速成型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考验一个盆景人的立体空间感、构图感以及枝与枝之间的争与让、呼与应的处理能力,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
下面是我的几盆作品,发上来和大家分享。
图3 朴树作品
图4 朴树作品
图5 朴树作品
图6 朴树作品
图7 三角梅作品
图8 三角梅作品
图9 三角梅作品
图10 三角梅作品
图11 朴树作品
图12 三角梅作品
图13 三角梅作品
图14 笔者竞技比赛后和作品合影
我的这些作品,主干、主枝用传统的岭南手法,蓄枝截干,养出过渡自然的主线条,然后用铝线蟠扎定型,制作出有变化的枝爪,达到冠幅丰满,枝托密集,枝条富于变化的效果。
我的这一做法,是在继承岭南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既有陈素仁的狂放、飘逸与潇洒,也有孔泰初的稳重、苍劲与古朴,龙爪枝的翻云覆雨、垂柳枝风和日丽、闪电枝的摧枯拉朽、雨林枝的蒸蒸日上……它山之石,为我所用,融会贯通,形成自我,这不也是传承中求创新求发展吗?
这是我做盆景多年形成的自己风格,有人认可,有人欣赏;也有人否定,有人诟病……我,作为盆景人,只不过是盆景海洋里的一粒尘埃,仅仅是活出自我,活出个性而已,这就是我盆景枝法的创新之路。